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到處可以看見結霜的現象,天氣冷更為常見。
大多數情況我們都覺得結霜還挺好看的,但是如果是我們使用的液化氣鋼瓶結霜,是不是會讓人很不放心?使用過液化氣鋼瓶的人,也都見過鋼瓶結霜的現象。
相信大多數燃氣公司都被用戶問過:為什么鋼瓶會結霜呢?
了解液化氣鋼瓶結霜的原理前,前提是要理解這幾個常識問題:
1、液化氣鋼瓶里盛裝的下層是液體
2、如果20度左右,液化氣里各種成分混合后的飽和蒸氣壓大部分在5~6個大氣壓,所以下層的液體會氣化成帶壓力的氣體,這個從液體變成氣體過程叫氣化,氣化是要吸收大量熱量的。
3、溫度高的水蒸氣遇到低溫的物體會液化。比如:冬天從室外進到暖和的室內,鏡片是溫度低的,室內的空氣中的水蒸氣(氣體狀態,看不見)是溫度高的,碰到低溫的鏡片,就液化成霧狀凝結在鏡片表面,這個從氣體變成液體的過程叫液化。
液化氣鋼瓶結霜的原理:
第一步:當猛火燃燒的時候,液化氣氣體消耗很快,壓力也快速降低,而如果飽和蒸汽壓的特性,所以鋼瓶內的液體也還要快速氣化以彌補壓力的損失。
第二步:鋼瓶內液體氣化,還要借助于鋼瓶本身從外界吸收熱量來滿足氣化吸熱的硬性要求,但是因為猛火燃燒過快,使得氣化過快,鋼瓶壁吸收的熱量無法滿足熱量的要求,就開始吸收液體的熱量,液體的熱量被吸收走了以后,使得的結果就是鋼瓶內液體溫度下降。
第三步:鋼瓶內液體溫度下降,鋼瓶是導體,使得鋼瓶瓶身溫度降低。
第四步:空氣中的水蒸氣溫度高,鋼瓶的瓶身溫度低,高溫的水蒸氣碰到低溫的鋼瓶,就液化成水珠凝結在鋼瓶表面,也就是鋼瓶結霜了(跟眼鏡起霧原理一樣)。
第五步:液體再繼續氣化,再繼續吸收熱量,溫度再繼續降低,降低到零度以下,霧狀水珠就變成了白霜。
液化氣鋼瓶結霜,是因為鋼瓶內液體氣化吸收熱量,使得鋼瓶瓶身溫度降低,外邊的高溫水蒸氣碰到低溫的鋼瓶凝結成水珠,從而進一步使得結霜。